瑞安市李大同(老五房)食品有限公司,原名瑞安李大同茶食品店,创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间(公元1889年)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创始人李瑞庆系浙南一带糕点名师,因仰慕孙中山先生“世界大同”精神,故取店名为“李大同”。经他和其子李锦淮两代人苦心经营,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“李大同”已成为浙南闽北一带首屈一指的大商号,其主要产品有双炊糕、面茶糕、芙蓉糖、空心月、芝麻巧、杏仁酥等茶食糕点,甜、酥、软、韧、香是其主要特色,风味独特,视作浙南特产。
二次创业以来,李大同第三代传人李观成先生发扬“大同”精神,恢弘祖业,重塑老字号金牌招牌。1990年国家商标局批准李大同(老五房)茶食品店使用环球标志注册“李大同”牌注册商标,1995年“李大同”牌商标被评为瑞安市首届名牌商标,2000年,该商标又被评为温州市知名商标。2016年,该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。2017年,企业被评为第十一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。
多年以来,前来温州、瑞安探亲访友、观光旅游的海外侨胞、港澳台同胞,纷纷到“李大同”选购糕点,分赠亲友。“李大同”声誉再度鹊起,美名远播海内外。
“李大同”演变与发展
查书:李大同创始人李瑞庆,清光绪十四年(1889)开设李大同南北海味茶食糖果店,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。李家祖上迁自福建,出身贫寒。李瑞庆起始以炸油条、卖油卵为业,后来虚心拜师练就做糕点技艺,开了一家糕点店。因仰慕孙中山先生“世界大同”精神,取店名为“大同”。请著名书法家许苞题写店名,用白铜制作了很大的招牌。又请著名书法家池志澂撰一对联,制成木刻店联挂在店门口。联曰:“大业大成宏图大展,同心同德利溥同仁。”此联三嵌“大同”二字,文辞贴切,书法大度,过往之人不由停步诵读一遍。李大同店面与招牌,也就成了瑞安街市一景。
二次创业以来,李大同第三代传人(老五房)李观成先生发扬“大同精神”,恢宏祖业,重塑老字号金字招牌,使消失了整整三十年的“李大同”糕点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。借助老字号的名声,加之严格按照传统制作工艺加工以及诚信的经营态度,糕点销售逐年增加,并再度声誉鹊起。至八十年代,李观成开始经营李大同(老五房)茶食品店,并为自己的双炊糕注册了“环球”标志的李大同商标,生意蒸蒸日上。1990年国家商标局批准李大同(老五房)茶食品店使用环球标志“李大同”牌注册商标,1995年“李大同”牌商标被评为瑞安市首届名牌商标,2000年,该商标又被评为温州市知名商标。2006年1月李大同(老五房)茶食品店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"中华老字号"。老字号,意味着品质、亲切和唯一,这是社会赋予“李大同”的荣誉。李大同传至第四代后,掌门人李敬斌接过了这块金字招牌,于2008年开始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来运作,对“李大同”进行改制成立了浙江省瑞安市李大同(老五房)食品有限公司。
工艺的继承与发展
李大同制作双炊糕,首先是选料精。过去选用文成双桂山单季红壳糯米。单季红壳糯米有更长的生长时间,更大的昼夜温差,就有特别的品质。白糖用台湾产的太古牌绵细白糖,质地绵软、细腻。猪油用自熬冬油。冬油,即冬天用肥猪肉熬的猪油,凝成油脂至夏天亦不化,味特别好。上世纪80年代,李观成亲去双桂预付订金,订购单季糯米,要求不施化肥,不用除草剂,仍用农家肥。
当今的李大同加工自然有诀窍:将糯米淘洗干净,去沙,去杂质。先把糯米炒熟,成米花,再磨成粉,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(我原以为是把糯米磨成粉,我错了)。
刚磨好的糯米粉叫“火粉”,不能马上用,而是晾半个月再用(非常关键)。
往糯米粉里加浸泡过的麦粒,使糯米粉缓缓吸收水分(注意:不能直接往糯米粉里加水)。
把白糖化成糖浆,按比例与糯米粉拌匀,用圆形木擀碾平、搅匀,成糕粉。糕粉过筛,撒上桂花,用糕盘成型、切块(纯手工,老师傅的动作好快。一堆糕粉一会儿就成为一竹筛一竹筛双炊糕)。
再经“阴”“闷”“蒸”三道工序、两番炊制。把成型的生双炊糕放在竹筛里,待上几分钟。把一竹筛一竹筛的生双炊糕,与一竹筛一竹筛刚蒸熟的双炊糕,相间叠放,用刚蒸熟的双炊糕的热气“闷”生双炊糕。把生双炊糕放在蒸气锅里蒸10分钟,翻转双炊糕,另一面朝上再蒸5分钟(此所以叫“双炊糕”)。凉上10分钟,剥下竹筛上蒸熟的双炊糕,包装。
不少人说:糕点太甜。于是,李大同在改进传统糕点的重糖重油上,一直在作不懈努力。如何延长糕点保质期也是必须突破的难题,李大同和大学科研人员联合研究茶食品保鲜,尽量延长保质期。难题仍未突破,他们仍在努力。祖辈们把李大同做成老字号实在不容易,李敬斌深感责任重于泰山。
销售与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
如今,这家风雨一百二十年的老字号,在第四代掌门人李敬斌的精心经营下,美名正传向更遥远的地方。李敬斌作为新一代企业的新掌舵人,他放弃了教师职业,一心一意帮助父亲经营祖业。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探索,他对店里的生意日益熟悉,管理技术也日益成熟。
他接手店铺后,坚持两条腿走路,一方面坚持传统特色,坚持历史精神,不能忘本;另一方面走产业化道路,将传统产品延伸过来。
首先要做的就是“扩盘子”,让李大同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。李敬斌不但使原来的加工作坊扩大成大厂房,搬进了当地的一个工业园区,而且在营销渠道上页不断探索出新路子。几年前,他把“李大同”双炊糕送进了温州雁荡山景区、温州历史名街等地,以本地土特产的“身份”招徕过往游客,成功地开辟出了一片开阔的市场,使产品销售比赶旅游“班车”前提高了30%。此外,他还将产品进行了精包装推向婚庆市场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。
其次是注重品牌运作。相对于祖辈,文化较高程度的李敬斌更注重品牌推广。为了把“李大同”知名度传播到更远的地方,几十年来,他积极参加各类美食博览会,曾先后把产品带到北京、香港等地参展,获得了众多客商的认可。2006年,得知国家商务部要重新认定“中华老字号”的消息后,李敬斌亲自组织、精心安排,准备大量详实丰富材料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申请材料,11月,“李大同(老五房)茶食品店”被国家商务局首批认定为“中华老字号”,成功地被“李大同”捧回了沉甸甸的匾额。一次次的参展,不仅打响了李大同的声誉,而且开阔了李敬斌的眼界,每次参展后李敬斌都会思考得失,自己产品的长处在哪里,自己的不足在哪里。
互联网发达的今天,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,李敬斌已开始了新的尝试。受原有营销渠道的限制,身在外地的瑞安人都要靠捎带才能品尝到李大同糕点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李敬斌与山区湖岭一名大学生张小斌协议合作,参加淘宝网开展的“中华绝铺”活动,“李大同”(老五房)设在淘宝网的网店正式开张。李敬斌希望百年老字号搭上网络经济快车,更好地宣传自己。因为网上开店能及时听到顾客对李大同的评价,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改进,达到长足发展。老字号借助知名网站直销,不仅有利于地方名特产品开拓全国性知名度,还能变上门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,增强老字号的生命力。
“李大同”是瑞安商业文化的代表,代表的是代代传承的传统工艺、特色服务和良好口碑。如今“李大同” 百年走来,风雨沧桑,在四代人的努力下,一路披荆斩棘,李大同结出了累累硕果。